下午Amazon Case Competition, 两只队伍入围了最终的决赛. 周五没有课,但是依然还是有很多人到Anderson参加最后的决赛presentation.
Amazon Case Competition是Amazon 与 UCLA Anderson合作的一个商业案例比赛,基本就是每年十月在Anderson举办一次,一年级新生和二年级的学生组建队伍参加。每四个人一个队伍,去年有58 team, 今年也是58 teams注册参加比赛.
Amazon Case competition 都是HTBA在组织(High The Business Association, Anderson 最大的一个俱乐部之一)。或许也是很多Anderson学生到学校后参加的第一个商业案例比赛. 在HTBA Kick Off meeting正式宣布今年商业案例比赛的日程安排后,几乎在一个下午的时间,大家都纷纷的组建好了队伍,或许有些早在宣布前就已经联系建立好了。总之在我想要outreach寻找队友的时候,发现很多都已经组建完毕,不得不佩服MBA同学们行动的迅速.
言归正传, 本周一上午9:00 大家正式收到Case的信息,必须在周二中午12点前提交各自的方案. 或许亚马逊就希望考研四人小组在24小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吧. 因此周一晚上不知道有多少人都是半夜或许次日又早起在讨论方案.
参加本次Case也是收获了挺多,虽然在第一轮58支队伍进前6参加半决赛的时候就被淘汰了. 但是也确实体会到小组讨论参加比赛的感受.
1. Diversity.
组建队伍多样性确实很重要,国家地区,性别,工作,兴趣等等。因为不同背景的人会提出不同的观点,大家讨论争辩之后确实会有助于提高自己一个人原本的一些想法和观点。会有利于让自己更好的深入自己的观点. 不一定要找熟识的人,我们小组的人便是在左拉右拉之后组建的,互相之间之前并没有很多的了解,有几个人之间基本就不认识。但并不妨碍我们组建队伍后能够迅速的讨论.
2. Write-up。
案例都是同一个,而且选择也相对局限。相信来读MBA的人都是相对聪明的,因此在58支队伍里面要让自己的想法独特出来并不容易。事实证明,绝大多数的想法都是相差无几的. 决赛的两只队伍的提议,我们也都讨论过。尤其其中一组的想法和逻辑基本和我们非常吻合,我相信也和其他很多小组的想法都差不多. 但是当我看过他们发出来的case write-up后我便理解我们或者其他小组淘汰的一部分原因了. 虽然我们讨论的时候都条理很清楚,但当正正落笔卸载case 的时候,不得不承认,我们写的挺糟糕. 大大慢慢两页的文字,基本没有用sub-title来区分每一部分的主题,以及本次case的Executive summary, business goals, solution等等. 有些迟钝为何当初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当写好发给我们大家看的时候,我竟然没有发现谋篇布局的问题. 反观决赛的同学,写的非常有条理,easy-reading。他们会省出理所当然.
3. Communication & Presentation Skill.
其实当两组presentation完毕的时候,我作为观众也都知道哪一组会赢得冠军了. 第一组每个人的台风非常的好,背景有华尔街记着,投行,创业者等。或许他们更商业在一个大的舞台上进行演讲以及陈述自己的方案. 用他们的舞台的魅力征服听众. 但是不得不的说他们presentation的非常的好,以至于我都不怎么仔细去推敲他们的具体的方案了。(虽然个人觉得他们选的方案被质疑的问题可以太多了,事实证明,演讲完毕后确实有很多同学在Q&A环节问了很多棘手的问题.).
而第二组,因为我看过他们写的write-up,非常钟情于他们写的逻辑与行文。但是显然第二组更多的是工程师背景。(tech engineering or fin engineering). 演讲过程中一直帮着捏把汗。确实有些磕磕绊绊,根本就没有把他们write-up方案的逻辑和精髓表达出来,就个人来说50%的信服力都没有达到。相对于write-up,他们的表现有些大大低于预期.(当然他们已经非常优秀了,只是觉得可以更好)
一个在Write-up或者内容本身估计只能排第二,但是演讲水平第一。另一个write-up方案内容本身第一,演讲水平第二. 结果便是演讲水平第一的team赢得冠军.
作为观众来说,虽然我对结果有些个人想法,但是这样的结果估计不出大家的意料.
最后的最后,感觉信息的传递是最为关键的,如何简洁,逻辑,高效,有感染力的传递决定了谁可以走的更远.
以此自勉, 也是我自己一直需要不断努力提高的地方.